天气预报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 旅游资讯 >> 景区公告

「品鉴岭南」五上观音山 作家朝圣修心论道

发布日期:2016-12-29 编辑:观音山 来源: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点击数:148 [复制文章地址] [我要打印]
分享到: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童越、林丽青、程功明报道:14日下午,第七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走入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启朝圣之旅。作家采风团一行先后参观了观音广场、耀佛丛林、感恩湖、古树博物馆等主要景点。在观音广场和耀佛丛林,作家们登高揽胜,参禅问道;在古树博物馆,作家们听树说历史,感叹大千世界造物古朴与神奇。采风团团长朱向前表示,观音山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地理环境优势,打造成香火鼎盛的宗教圣地,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品鉴岭南」五上观音山 作家朝圣修心论道

观音像前欢喜圆梦

14日下午,作家采风团一行离开长安镇,前往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参观采风。电瓶车沿着佛光路蜿蜒而上,作家们直奔山顶的观音广场。初冬的山风凛冽扑面,带来丝丝凉意。山路两旁,植被依旧长青,让来自北方的作家大赞赏心悦目。车过山谷,时有人乘着高空滑索而下。路边「高空滑索体验,飞一般的感觉」的宣传标语,让王炳根主席不由得回想起在东北的滑雪经验,「就像飞一样」。王炳根说,他是第一次到东莞观音山来。记者了解到,除了采风团顾问陈世旭以后,另外7位作家都是第一次到观音山采风。

「品鉴岭南」五上观音山 作家朝圣修心论道

王炳根说,「我们都是过来朝圣的。」据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陈景玉向作家们介绍说,今年就有两位以上的中国作协副主席来观音山,目前观音山已接待了过百位全国知名的作家。「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采风行活动举办至今,品鉴岭南作家采风团也是五上观音山,至今共50多位作家先后到观音山采风。

论道佛心即我心

抵达山顶观音广场,陈景玉为作家采风团讲解了观音山的历史和观音文化。与世界最大花岗巖观音圣像的邂逅,作家们都表示震撼人心,虔诚之心由内而生,还有作家双手合十绕观音像走了3圈,虔诚之心溢于言表。

「品鉴岭南」五上观音山 作家朝圣修心论道

和观音广场前烧高香的信众一样,孙惠芬请来三炷香,虔诚地在观音像前跪拜祈祷。「看到观音菩萨,我心里就感到特别欢喜。」孙惠芬说,前几天她在三亚本想去朝拜南海观音,但因行程原因没能如愿,这次终于能在东莞观音山看到观音,感觉很开心,圆了一个梦。她告诉记者,「观音是我的本命佛,见到就很欢喜。」

看着观音广场香火旺盛的场景,来自广西大学的田耳教授则说,「神灵也讲人气,来朝拜的人多,香火也会越来越旺。」据陈景玉介绍,今年到观音山游玩的游客已经超过百万人次。

赵德发说,他对东莞观音山仰慕已久,这次能得偿所愿,感受良多,因此要写一篇观音山的文章。采风过程中,赵德发用心听用脑想,还动用手机,现场录音,生怕漏下精彩片断。

在33米高、号称全球最大的花岗巖观音像前,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起了中国的神道信仰。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赵德发说,当年为创作《双手合十》长篇小说(被称为中国首部汉传佛教作品),他曾到全国几十家寺院居住、生活,进行写作体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赵德发在观音山上感触颇深。他认为,观音山上的这个观音像有妈祖形象的影子。「观世音菩萨曾以多种形象,救苦救难,妈祖会不会是观音的形象之一呢?」赵德发说,有妈祖的影子,是对观音的创造。同时,赵德发也指出,观音是中国人对世界宗教文化巨大贡献,所塑造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形象,向世界传播友善,它对于塑造国民灵魂意义重大。

他说,佛教对于当下浮躁的社会,是一味清凉药和败火剂。与赵德发所见略同,田耳认为,中国人缺少仪式感,而向宗教寻求,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质感。在田耳看来,佛教是个很世俗的生活方式,至少它是向善的,对大家都是有益无害。

对于佛的看法,作家们也是见仁见智。在与陈景玉交流中,王炳根认为,慧能大师是把佛带向人间关键使者,还不仅将佛局限在佛界,而以星云大师为首的大师更进一步提出人间佛教,将禅韵和佛性融入到世间每一件事中去,比如王炳根甚爱的喝茶就有佛,佛心即我心。

博物馆破解古树密码

在陈景玉的陪同下,作家采风团最后来到观音山充满历史气息的古树博物馆。一株株炭黑的古树横躺在地上,似乎在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山河岁月。「这就是『树的木乃伊』,」看着尧舜时期的古树,肖克凡主席不由得感叹大千界造物古朴与神奇。

「品鉴岭南」五上观音山 作家朝圣修心论道

古树博物馆主要以时间、年代共分为4个区。第一区主要是收藏热湿时期的古树,生活在四五千年前的那些古树,像黄帝时期到夏商周。第二区主要是寒冷时代的古树,秦汉两代,以青格树为主。第三区是温暖时期的古树,主要收藏唐宋元时期古树。第四区收藏五六百年前明清时代古树。

陈景玉向作家们介绍称,这些古树发现于阳江、高要地区的两江流域。古树博物馆由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广东地质研究所合作举办。陈景玉介绍称,通过古树的年轮等特点,可以推断远古时代广东地区曾经是非常炎热的气候,至少比现在高出5到10摄氏度左右。而另一种青冈木化石的存在,则反映出该地曾经下过大雪。

截至目前,古树博物馆已免费接纳国内、东南亚游客上百万人,每年接待青少年20万人次以上,日渐成为人们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被联合国规划署评为「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耀佛丛林醉氧

随后,作家采风团一行深入耀佛丛林,探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拾级而上,两边的植物依然绿油油。植被覆盖率如此之高,作家们都感叹,观音山的确是养身、养心福地。孙惠芬说,「这山上的负氧离子特别多,非常舒服。」眺望远处山清水秀,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下大自然最美最珍贵的一刻。

「品鉴岭南」五上观音山 作家朝圣修心论道

走出耀佛丛林,映入眼帘的是感恩湖,四周树木环绕如同森林里的绿眼睛。作家们纷纷停下脚步,驻留了很久,迟迟不愿离开,只因眼前有画,水中有景,这是此生从未体验过的人间仙境!

肖克凡在观音像下对记者说,观音山香火这么旺,让他想到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因信称义」。询问多位作家,无一例外表示信佛,储福金不仅信佛礼佛,还颇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他在耀佛丛林的行走过程中,一路都在发表自己对于佛教「圆融」的看法。

弘扬传统文化获作家点赞

游览完毕,作家们纷纷即兴挥毫,用佳作描绘观音圣山的传奇。采风团团长朱向前欣然题词「佛光普照」。朱向前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名山相比,观音山海拔并不高,但其巧妙在于,观音山利用地理环境优势,打造成了宗教圣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朱向前看来,传统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在当今中国道德滑坡的情况下,观音山让人们有了精神的寄托。这从上山朝拜的超百万香客就可看出来。

王炳根则以江苏徐州的兴化禅寺作比,题字「观音山高,兴化情长」赠予观音山。采风团顾问陈世旭题曰「观自在」,应对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也寄寓着能通达无所挂碍的观自在境界。

粤港万人相亲会成靓丽名片

采风途中,记者发现,在半山脚的观音山会展中心正在举办首届三人篮球赛,行致半山腰可见首届观音山航拍。为吸引游客,观音山举办各类创意文化活动。在观音山系列文化活动中,姻缘文化是其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尤其以粤港单身男女搭建相识、相知、相亲平台的粤港万人相亲会为代表。粤港万人相亲会由观音山与香港商报等合办,长盛不衰。

「品鉴岭南」五上观音山 作家朝圣修心论道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观音赐缘的传说由来已久,观音山依托粤港万人相亲会活动平台持续弘扬姻缘文化,如今按照一年四季,举行4场主题相亲活动,已经成为粤港地区知名的相亲平台,也进一步擦亮了观音山的姻缘文化品牌。陈景玉向作家们介绍,去年登山的信徒和游客达到了90万人,今年将超过100万人。

从古树博物馆出来,只见右边空旷的场地上,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在调试音响。据观音山工作人员介绍,12月18日,央视唯一一道相亲栏目《乡约》将走进姻缘圣地观音山,进行现场录制,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单身男女搭建鹊桥,助力脱单。据悉,这是央视《乡约》第五次走进东莞观音山录制大型相亲节目,这在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旅游景区中尚属首例。本次《乡约》以「给单身双胞胎相亲」为主题,活动一经推出,迅速吸引了广大单身人士以及各界媒体的关注。观音山打造文化高地

除却姻缘文化,观音山举办的其他文化活动也是极为盛大。今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暨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颁奖典礼在东莞樟木头观音山书画展览馆圆满举行。本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赛自元月份征稿以来,至8月底截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稿件1万余件。

近期举行的还有第二届「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论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大咖欢聚一堂,就「中国精神与中华散文」论题进行探讨,并为荣获第四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大赛的获奖嘉宾颁奖。据悉,本届征文大赛自3月初启动以来,受到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于8月底截稿之际,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文学爱好者近7000篇原创作品,收稿量创历史新高;经过反覆筛选、最终评出获奖作品61篇,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凭借散文《屺坶岛纪事》,夺得本届征文大赛的特等奖。